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站)
发布人:人事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06   动态浏览次数:2301

负责人:刘洪来, 电话:021-64252921, Emailhlliu@ecust.edu.cn

联系人:徐首红, 电话:021-64251942, Emailxushouhong@ecust.edu.cn

流动站主页:http://chem.ecust.edu.cn/

 

一、流动站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站),主要涵盖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两个二级学科,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精细化学品、光电材料、分子机器、工业和环境催化、催化新材料设计、流体的分子热力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微生物采油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流动站内设有教育部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重点实验室、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精细化工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以培养具有严谨治学态度的、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分析科学问题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优秀科研人才。

 

二、博士后合作导师:

胡英、田禾、张金龙、刘洪来、施敏、朱为宏、朱麟勇、胡培君、牟伯中、沈永嘉、张文清、王艳芹、王巧纯、龚学庆、马骧、曲大辉、贺晓鹏、陈宜峰、伍新燕、花建丽、陈彧、陈国荣、蓝闽波、侯震山、王幸宜、彭昌军、王利民、郭杨龙、马海燕、邹刚、苏建华、郭耘、胡军、王成云、刘培念、陈锋、赵春常、包春燕、田宝柱、张伟安、徐首红等。

 

三、科研成果

 

本流动站正在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丰富的软硬件资源;获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多项核心技术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年以来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

 

四、杰出人才

本流动站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杰出人才,包括

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

欧洲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杰出人才20余名。


010

胡英(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金龙(欧洲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