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工程学院分站)
发布人:人事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12-25   动态浏览次数:1777


负责人:许建和 教授  电话:021-64252498E-mail: jianhexu@ecust.edu.cn

联系人:张志钧 副教授  电话:021-64250840E-mail: zjzhang@ecust.edu.cn

一、流动站简介

本流动站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两个国家级研究基地、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工程A+学科,每年培养本科生3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200名,博士研究生近50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生物化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集成创新,实现生物化工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近五年在Nature/Cell子刊、PNASJAC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和生物反应器设计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方法与装备,为全国四十余家企业实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减排,迄今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生物催化与蛋白质工程领域,从酶的数据库挖掘、酶的理性设计、酶反应过程优化及产业化推广全链条集成创新,多个产品在企业实现产业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6年生物与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优秀”,处于领跑地位。

二、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

科研条件优越:依托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两个国家级研究基地、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工程A+学科,为生物制造产业链提供系列技术支撑,科研及产业化转化条件优越。近年已使企业新增产值数十亿元,为我国的生物化工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研究成果突出:近两年在研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国家项目80项,横向及产业转化项目18项,总经费超过3亿元。新增省部级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78件,发表SCI论文近800篇。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领了国内生物化工技术前沿进展,加速推进了产学研合作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人才队伍合理:拥有教授27名,博士生导师29名。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7名,国家青年拔尖人才4名,“973”首席科学家2名,“863”领域专家2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

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1. 生物催化与蛋白质工程

2. 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

3. 细胞培养与生化反应工程

4. 生化过程检测控制与生物反应器工程

5. 生化分离与产品工程

四、人才师资队伍

国家杰出人才:杨胜利、刘昌胜、张永莲

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许建和、张立新、叶邦策、赵黎明、庄英萍、李元广、刘琴、王启要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尹斌成、郁惠蕾、王申林、郑高伟、阳大海、蔡孟浩、全舒

上海市领军人才:魏东芝、许建和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叶邦策、王启要、赵黎明、郁惠蕾

上海市曙光学者:谭文松、叶邦策、储炬、赵黎明、尹斌成

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魏东芝,谭文松,叶邦策,刘琴,钱江潮

五、博士后合作导师

许建和、张立新,庄英萍,刘昌胜,刘琴,牟伯中,花强,李元广,李志敏,周燕,赵黎明,曲景平、钱江潮,郭美锦,曹学君,储炬,鲍杰,蔡海波,谭文松,尹斌成、郁惠蕾,郑高伟、蔡孟浩、谢静莉、王永红,任宇红,周勉、安法梁、白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