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庄英萍, 电话:02164251257, Email:ypzhuang@ecust.edu.cn
联系人:夏建业, 电话:02164251946, Email:jyxia@ecust.edu.cn
一、流动站简介
我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11年获批设站,该流动站主要依托我校生物过程学院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包含发酵过程博士点及皮革化学与工程硕士点。是国内唯一同时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基地的发酵工程学科。此外还包括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中国轻工业生物基材料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生物过程工程关键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该流动站目前包括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国内第一个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目前具有教授30多人,副教授50多人。目前流动站下共设五大研究方向,包括: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合成生物技术与系统生物工程、食品药品及材料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
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一)、发酵工程(更名生物工程)
博士后合作导师:庄英萍、王永红、刘琴、李元广、李志敏、沈亚领、周祥山、周燕、赵健、郭美锦、曹学君、储炬、鲍杰、蔡海波、谭文松
博士后合作导师:许建和、魏东芝、马兴元、王伟、史萍、张惠展
博士后合作导师:卢艳花、史萍、刘少伟、李元广、张立新、赵黎明、任宇红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后合作导师:魏东芝、王启要、尹斌成、王伟、叶邦策、史萍、杨弋、张惠展、钱江潮、熊志奇、花强、全舒
博士后合作导师:刘琴、冯耀宇、张元兴、卢艳花、王伟
三、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
毕业于本学科的杰出校友杨胜利院士、李永舫院士、张霞昌博士、黄予良博士、刘昌胜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杰青)、陈代杰教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院长)、沈炜(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张劲游博士(药明康德总裁)、应浩教授(上海生科院,中科院百人计划,杰青)、张长生教授(中科院南海所,杰青)、朱建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宋仁涛教授(国家杰青,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詹志春博士(武汉新华扬集团董事长)等数十人,他们对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1~2015年期间,本学科培养了博士177人,硕士798人,其中2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2人获得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17位境外学生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近年来承担项目情况
类型 | 负责人 | 题目 | 经费(万元) | 起止时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许建和 | 脂肪酸非天然生物转化酶系的分子工程及组合催化研究 | 298 | 2016-20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张元兴 | 迟钝爱德华氏菌T3SS效应蛋白的系统鉴定及其与鱼类宿主互作机制研究 | 333 | 2015-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叶邦策 | 新型疾病分子标志物循环miRNA分离富集、高灵敏检测新技术研究 | 300 | 2014-2018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魏东芝 | 生物技术药物中试放大及分离纯化技术平台 | 872 | 2012-2015 |
973计划课题 | 李元广 | 基于光照方向混合及光衰减特性的光生物反应器设计与放大原理 | 279 | 2011-2015 |
973计划课题 | 钱江潮 | 工业生物过程系统集成原理(一) | 295 | 2013-2018 |
仪器仪表重大专项 | 杭海峰 | 高通量优选仪器开发及应用 | 662 | 2012-2016 |
863计划课题 | 吴海珍 | 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 1076 | 2013-2016 |
863计划课题 | 郭美锦 | 生物制造反应过程技术与装备 | 905 | 2012-2015 |
863计划课题 | 王伟 | 高毒农药重金属污染物高通量快速检测监测技术 | 674 | 2012-2015 |
国际合作 | 储炬 | 好氧工业发酵过程的理性设计和放大合作研究 | 600 | 2013-2016 |
863计划课题 | 周祥山 | 海洋微生物大规模发酵制备候选药物关键技术 | 1108 | 2011-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