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发布人:人事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15   动态浏览次数:2030


负责人:范体军, 电话:02164250033-8835, Emailtjfan@ecust.edu.cn

联系人:李宏辉, 电话:02164253882, Emailhhli@ecust.edu.cn

一、流动站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自1983年开始本科招生,2014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流动站所在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近5年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交叉关联相互支撑的学科队伍,整体发展势头强劲。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整体排名19位。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技术管理与能源系统分析、金融工程、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及知识管理以及优化理论与方法等。与Santa FeIIASAMcGillBostonETH ZurichPurdue等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学者开展长期合作,有深入前沿研究的重要资源。现有国家杰青1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次,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东方学者、曙光学者、启明星等人才计划获得者20多人次。本学科在 Management SciencePNASPOMMSOMDSEJOR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和影响力大的论文。研究成果获得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奖等多项。

二、研究方向 

(一)技术管理与能源系统分析:重点研究技术系统与产品生态体系的建模与分析、能源技术系统建模与分析、消费者偏好与新产品开发等。

博士后合作导师:马铁驹、刘刚、闫宏斌

(二)金融工程:重点研究金融系统工程、计算实验金融、复杂金融网络和复杂系统的理论、建模和预测。

博士后合作导师:周炜星、汪冬华、任飞、蒋志强、

(三)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重点研究面向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应急供应链管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和面向虚拟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等。

博士后合作导师:范体军、楼高翔、常香云、李玉刚、景奉杰

(四)信息系统及知识管理:重点研究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大数据商务分析和知识管理等。

博士后合作导师:程岩、李英、阎海峰、陈洪安

三、人才培养

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工科优势,“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现实的重大问题,强化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构建了“问题—研究—应用”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问题”—依托校企合作基地,凝练面向能源、环境、大数据和供应链等的重大现实科学问题。“研究”—基于现实重大问题,依托前沿理论,在国际化团队的支撑下,开展学生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践行创新和创业的理念,培养学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应用”—本着“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原则,将研究成果应用与企业,指导企业运作,对接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四、国际交流

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建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海外留学或访学比例高的师资队伍。与Santa FeIIASAMcGillBostonPurdue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学者开展长期合作,有深入前沿研究的重要资源。同时,引进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学习背景的新教师,将学科年青教师送至国外高水平大学。通过这些多层面、立体化措施,构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队伍,强化国际化办学和国际化培养,鼓励跨学科研究能力的提升,完善国际型、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机制。

五、社会影响

本流动站学术积淀深厚,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对行业进步及学科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马铁驹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东方学者,成果发表在Management 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获得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认可,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周炜星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青年科技启明星,在 PNASSci. Rep.JEBOQF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范体军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等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相关老师担任10多个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编委,在国内外保持着持续的学术影响力。

本流动站所在学科研究领域之“资源产出率的提高”,应用于浙江省开展浙江省物质流分析和资源产出率测算,多次被浙江省发改委和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相关领导采纳。面向化工行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努力打造了“全方位、多角度、全信息”交流平台,如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工程管理创新院士论坛, 2012科技创新企业家论坛(与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合作)、2013-2015年能源与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等。还成立了能源化工行业俱乐部(ECC),持续搭建交流和合作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影响力。


 图1虚拟商务研究中心成立

 图2 8届虚拟商务与供应链管理workshop

 图3 教师参加PACIS会议

 图4 教师与中国电信商讨合作

 图5 能源与化工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成立

 图6 能源与化工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